佛教的禅法理论,中国佛教的重要学说。禅,全称禅那,源于梵文,意译静虑、思维修等,谓静中思虑,心绪专注一境,深入思虑佛教义理。禅那,也就是止观,止是心的安静,观是思虑某一事物。禅原是印度古代各种教派修行的普遍方法,而在佛教生活和佛教哲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禅是定的一种,而中国佛教往往把禅和定并称为禅定,含义比较广泛。
很多人都是知道禅学的,禅学的历史是很长的,虽然一开始是在印度传过来的,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发展出了很多的禅学的种类,那么这些禅学之间也都经历过碰撞和融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禅学争鸣。
义理禅法之争锋
南北朝时代,由于政治情况的不同,南方偏重义理,北方持重禅法。北魏孝文帝为佛陀禅师于嵩山少室立少林寺,作为禅僧集居之所,此后禅法大行。北魏时著名禅师菩提达摩在少林寺修禅,其禅法注重“理人”和“行人”。“理人”,指进行佛教理论思索,即“壁观”,在墙壁上涂成观想的图样,面壁观想,以契合佛理。“行人”属于修持实践。他强调“理”和“行”两者结合,在启发信仰时不离教理,借教悟宗,在形成信仰后不随于文教,不凭借言教。达摩后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北齐禅师慧文奉行实相禅,他根据《中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的思想和《大智度论》的一心中行得三种智慧(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观点,认为从万物因缘和合而生就可观察到任何一境的空、假、中三谛的道理,一心就能同时观察三谛。一境三谛就是万物的实相,一心三观就是实相禅。慧文将这种禅法传给慧思,慧思又传给智,智在江东传播实相禅,推动了南方禅法的盛行,使偏重义理的学风有所转变。
南北宗禅学之交融
南北宗禅学的流传
中国佛学到南北朝末期,随着南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北师说逐渐出现综合调和的趋势,开始形成学派。禅宗的出现是中国禅学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中国禅宗的思想导源于《坐禅三昧》、《达摩多罗禅经》中的 ;“念佛法门”。相传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依次相传,弘忍后分化为神秀北宗和慧能南宗,时称“南能北秀”。神秀一系的禅法、讲动、定一体,即所谓“敛心入定,如蛇行入筒”,主张“拂尘看净,方便通径”,即逐渐领会,逐渐贯通的方法。慧能和神秀不同,他的修禅方法是顿。他自居于教外别传,虽不和教义绝缘,但强调传授不在言教文字,而以觉悟众生本有佛性为主旨。主张单刀直入,直摩心源,见性成佛。这是对以往禅学思想的最大变革。反映慧能禅学思想的《坛经》成为中国禅学的最重要著作。由于慧能弟子神会等人的大力推崇,慧能被定为禅宗六祖,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并成为佛教中势力最大、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宗派。
慧能南宗的主张经过门下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一二传后,禅师们更是把禅法融会在日常生活里,认为坐住行卧、搬柴挑水等人伦日用都可体现禅法,形成一种随缘任运的主张,同印度佛教思想以及中国其他教派的思想大相径庭。
禅教调和
禅宗禅法的流行,引起了同其他教派的矛盾,由此又出现调和禅教的趋势。中唐时代的宗密是菏泽系的禅师,又是华严宗的大师,他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提出和阐发禅教统一的主张。五代、北宋之际法眼宗禅师延寿鉴于禅宗学入空疏不通教理的弊病,特召集唯识、华严、天台三家佛教学生互相质疑,最后用禅宗的观点作为评判的标准加以评定,成《宗镜录》100卷。延寿统一各家对教的不同说法,又调和禅与教的矛盾,为各宗所接受宗密和延寿调和禅教,都把教定于《华严》。由此出现华严思想和禅学相融合的华严禅,对于宋代禅师和宋明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禅宗禅学的分化
禅宗禅学的分化 宋代禅宗流派都依赖统治者的支持,著名禅师常与上层人物交往,思想上越来越充分肯定现实。由此禅学思想的发展又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3种类型的禅:
①文字禅。延寿以来禅宗虽重视教理,但真正作为依据判断是非,还是前辈祖师的语句。由于所传的语句简略难解,禅师就用偈颂来陈述其大意,因此一般有文化的禅师都走上从文字上追求禅意的道路。禅学走上文字之途,一方面有助于理解,一方面也产生舞文弄墨的现象。
②看话禅。两宋之际临济宗禅师宗杲反对文字禅,他主张不把祖师的语句作为正面文章来领会,只作为“话头”即题目来参究,认为这样才能自发地产生智慧,达到自悟成佛的目的。
③默照禅。曹洞宗禅师正觉和宗杲交谊颇深,但他反对看话禅,提出寂默静照,即静坐看心的禅法。实际上这是以前禅宗北宗的禅法。默照禅出现,禅宗南宗流派转而采用北宗的禅法,标志着南宗禅学已走到自身发展的尽头,自此以后禅学思想就愈来愈趋于停滞了。
上面就是关于禅学的争鸣了。我们平时多多的修行佛法的话肯定是很好的,比如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功德和减少业障,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找一些师兄来询问。
...查看更多
很多人都是知道禅学的,因为现在也是有很多的师兄在修禅的。我们在修禅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的了解禅学,比如我们要了解禅学的缘起等等,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禅学的主要种类。
禅有不同层次或等级。禅主要是佛教内的,也有佛教外的,即俗世禅。
《楞伽经》中分为四种禅,一是愚夫所行禅,即执有法不空而行禅。二是观察义禅,即于定中对义谛作静虑之禅。三是攀援如禅,即圭峰宗密禅师所说“欣上厌下”之凡夫禅。四是如来禅,即自证圣智境界之禅。
圭峰宗密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分禅为五种: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凡夫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宗密所分,是专就学理上的分类。在实际修行中,这五种禅可作为循序而进的五个阶段。在有真修实证的禅师引导下,每提高一个层次,就有一番悟境,就会在认识上来一次超越,这才是禅宗所提倡的“禅”。
究竟应该怎样来定义禅宗所提倡的“禅”,既是一件难事,也是一件多余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禅宗是主张参“活句”的,历代禅师在接引学人时总是应病与药,精方解缚,从无死法与人。
中国禅学分类
佛教的禅法理论,中国佛教的重要学说。禅,全称“禅那”,源于梵文,意译“静虑”、“思维修”等,谓静中思虑,心绪专注一境,深入思虑佛教义理。“禅那”,也就是止观,“止”是心的安静,“观”是思虑某一事物。“禅”原是印度古代各种教派修行的普遍方法,而在佛教生活和佛教哲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禅是定的一种,而中国佛教往往把禅和定并称为“禅定”,含义比较广泛。
禅作为佛教的修持活动,有小乘大乘的区别,而其共同目的是通过安静身体,集中精神,排除内心的干扰和外界的诱惑,将思想专注于一定的观察对象,按照佛教的立场和义理进行思考,以根除烦恼,去恶为善,转痴为智,以得到精神解脱。
禅学在中国的发展 因时代、地区和派别的不同,禅学发展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色,至唐代慧能禅宗,禅学进一步中国化,较以前的禅学产生了重大的差异。
禅学的兴起和盛行 中国禅学始于东汉后期安世高和支娄迦谶译经的流传。三国吴康僧会、晋代释道安和支道林都推重禅法。后来鸠摩罗什和佛陀跋陀罗(觉贤)又相继译出禅经,推进了禅学的兴起。
在汉魏晋期间流行的禅法约有4类:
①安般禅。为安世高所译《安般守意经》倡导。“安”指入息(吸),“般”指出息(呼),“安般”即“数息”。它重在调息(呼吸),以集中精神,进入禅定意境;又以“法数”(按数字对教义的分类)为止观对象,构成“禅数”形式,属于小乘佛教的禅法。因与当时道家“食气”、“导气”等吐纳养生术相类似而传习较广。
②念佛禅。为支娄迦谶译出的菩萨乘禅经《般舟三昧经》和《首楞严三昧经》所倡导。“般舟”即念佛:“首楞严”,意为健行、健步如飞;“三昧”即定。前经说借助于智慧,专心观念佛的32种相、80种好,可使10方诸佛现前。后经则认为修持首楞严三昧可为成佛的行动增加力量,易于达到成佛的目标。
③五门禅。鸠摩罗什根据弟子僧睿的请求,综合各家禅法编译了3卷《禅秘要法经》,倡导五门禅观(“五停心”),针对具体情况,讲究不同对治:贪欲重的修“不净”观;恚重的修“慈悲”观;愚痴的修“因缘”观;散乱心重的修“数息”观;一般的人修习“念佛”。佛陀跋陀罗所译《达摩多罗禅经》也讲五门禅。鸠摩罗什和佛陀跋陀罗的禅学不同。但都是大小乘融贯的禅,强调禅智双运,寂照相济。对后来佛学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④实相禅。所谓实相就是空,实相观就是空观。大小乘禅法融贯的关键,在于把禅观和空观联系起来。鸠摩罗什所传的禅观要求同实相联系,即既要看到空性,又要看到诸法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这对后来的天台宗产生了影响。
上面就是关于禅学的主要种类了。现在很多的师兄都是在修禅的,我们若是也想去修禅的话,我们最好是找一些师兄来和我们一起。这样有什么问题是可以互相交流的。
...查看更多
很多的师兄都是听说过禅学的,现在也是有很多的师兄在修禅的,其实修禅是很好的,因为禅主要是人的一种精神修持方法,是信奉者的一种体悟真理或最高实在的方法,是其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当然我们在修禅的时候也是可以多多的了解一下中国禅学思想的发展。
在隋唐之前,禅宗东土“祖师”里在禅法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菩提达摩开创的方法,即所谓“二入四行”。“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说的是依靠智慧或真理而入佛道,按禅宗的说法是所谓“藉教悟宗”,也就是借助佛教的经典文字等逐渐悟入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寂然无为的禅的境界。“行入”说的是依靠正确的修行或处世态度而入佛道,具体来讲又有四种,就是所谓“四行”,即:抱怨行(正确对待先前行为所得业果,无怨憎)、随缘行(得失随缘)、无所求行(不贪婪地求取)、称法行(认识诸法无我等事物的真理)。这种“二入四行”的方法在本质上说和印度禅思想中存在的一些方法能找到对应之处,如“理入”接近于印度宗教中的“观慧”,“四行”在本质上是对自己行为的抑制或控制,与上述“禁制”、“劝制”、“制感”类似。
中国禅思想的发展后来逐步走上了重视“心性”理论、“佛性”理论的道路。“见性”了就“悟”了,也就成佛了。禅宗的核心思想成了如何“见性”的问题。见性的问题成了修禅者的首要问题。把禅思想和心性或佛性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禅思想的一个特色。印度佛教中很早就讲“心性本净”或“自性清净心”。这与佛性观念虽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却也有很大关联。“心性”或“自性”的观念是“佛性”观念形成的一个基础。因为在佛教理论中,人能否成佛与心的本性(心性)有关,与人自身的本质(自性)有关。佛性问题直接涉及人的本性问题,而所谓“心性”在实质上又是人的一种本性。在佛教看来,成佛与净或清净是一致的,人的心或自性不净则不能成佛。因而“心性”或“自性”的观念与佛性观念就联系在了一起。在印度,这一问题的讨论在小乘和大乘一般的流派中都存在,不过并没有与禅思想有什么特别的关联。但在中国,禅宗则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能否和如何见到人的自性清净心或佛性之上。
心性问题或佛性问题在禅宗兴起之前在中国佛学界就曾热烈讨论过,如慧远、道生及一些地论师和摄论师等都曾积极参与。禅宗产生后吸收、借鉴和发展了印中佛教在这方面的思想。禅宗认为,人们的心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但一般的人或凡夫由于执著于不实在的事物,被迷妄所遮覆,因而处于无明状态。只有用“般若慧”来认识自己的清净本性,才能觉悟。禅宗要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等,其理论基础或前提就是“心性本净”。
禅宗里与心性问题相关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觉悟不假外求”。禅宗认为众生自己身上都有佛性,众生都可能成佛。这种思想在《大般涅盘经》、《大乘起信论》等许多佛教经论中都提到过,禅宗也将其作为基本观念。既然佛性在自己身上,那么要禅定或“悟”的对象就不应向外,而应向内。也就是说,要获得觉悟不是要到身外去求取,而是要在自身中下功夫,发现自身中本有的佛性。在禅宗看来,所谓解脱,就是认识本心( ;“若识本心,即是解脱”)。把禅定的重点放在自身内部,这也是禅宗的一个特色或倾向。
在禅宗里,无论是南宗还是北宗,都承认“自性清净”的观念,都注重向内体悟或发现自己的本性或佛性。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的或完成这一过程的问题上,二者的见解或作法有差别。这种差别通常被概括为“南顿北渐”。所谓“南顿”指南宗“顿悟成佛”的方法。南宗认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本性(清净本性或本有的佛性),就可在一刹那的时间内觉悟。《坛经·般若品》中说:“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般若品》中还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这就是说,人获得觉悟,不过在一念之间,在前念和后念的一刹那。所谓“北渐”指北宗主张“渐悟成佛”的方法。在北宗看来,体悟佛教的真理或认识自己的本性,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应该“凝心入定,住心看净”,因而觉悟是一渐进的过程。
禅宗强调佛教的修行活动不能脱离世间,这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特色。用禅宗自己的话概括就是“佛法在世间”。《坛经·般若品》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印度禅思想在最初主要是要求人们保持内心的平静,控制人的感觉器官的活动,不受外界干扰,达到观慧和精神凝定的状态。这和小乘佛教的一些要求是一致的,小乘佛教追求摆脱生死轮回后所达到的一种涅盘境界,这种境界与世俗世界(世间)完全不同。世俗世界存在着情感、欲望等,而涅盘境界则摆脱了人的情感、欲望等。涅盘境界与世俗世界是决然分离的。
印度的大乘佛教否定小乘佛教的这种追求脱离世间的涅盘观念。认为“涅盘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盘,亦无少分别”【《中论》卷四,《大正藏》卷三十,36a。】。认为“诸法实相即是涅盘”【《中论》卷三,《大正藏》卷三十,25a。】。这些思想对禅宗有很大影响。禅宗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更为强调它。
中国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通常要求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体验真理,通常不要求人们脱离社会【当然,也有不同的,如道家或道教中的一些思想。】。禅宗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吸收印度大乘佛教的有关思想。禅宗,特别是南宗系统,并不追求那种与世俗世界完全不同或毫无关联的涅盘境界或清净世界,而是认为不能离开世俗社会去追求涅盘境界。禅宗的“不离世间觉”就是强调修行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要在现实世界中去追求对自身心中佛性的认知。尽管禅宗的这方面学说是在吸收了一些印度佛教经论的思想之后提出的,但它把作禅与参与社会生活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应该说是有所创新的。
禅宗以接引学人、禅理教说的方法奇特而著称。在接引学人时采取“棒喝”等手法,单刀直入,机锋峻烈。这种方法在印度禅中没有见到,但若追其思想来源,应该说与印度思想也有关联。它是把一些佛教经论的要求推向极至的表现,或说是禅宗为实践这类思想所提出的具体手法。印度佛教的许多经论要求人们不要执著于一些固定的概念,包括佛教学说中常常使用的名相概念,因为这些名相概念只是认识佛教真理过程中所借助的东西,而不是佛教真理本身,佛教真理本身需要人们去体悟。
《金刚经》中说:“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卷八,751b、751c。】在这里,如来所说或所言,都只是手段,不能执著,要在否定具体的名相概念中来体悟佛教的真理。
《金刚经》中提到的“筏喻”也是要向人们显示,如同乘筏渡水,上岸后筏要抛弃一样,一般的言语,甚至佛的言说都只是手段,只能借助它们来体悟事物的真实本质,达到目的后,这些手段要抛弃,不能总是执著。禅宗的“棒喝”以及后来一些著名的公案等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促使人警醒,中断一般的思维方式,顿悟成佛。客观地说,这些内容还是依照佛教经典中的基本思路,加以发挥,但在手法上有创新,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色。
到后来,禅宗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作为一个佛教宗派,禅宗,特别是后来的禅宗对待佛教创始人、佛教经论,甚至对待本宗祖师的态度十分引人注目。“呵佛骂祖”、“非经毁教”这类说法或态度在印度没有见到,印度的禅思想也没有直接要求修行者这样做,应说是禅宗在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不过,在这里仍然可以看出禅宗有继承和发展印度佛教思想的一面。
我们知道,印度大乘佛教是十分强调“空”的,强调不能执著于任何东西。而从逻辑上说,如果将这种“空”观推向极端,那么就要否定任何东西的实在性,佛和祖师自然也应包括在内;如果将不能执著于任何东西的要求推向极端,那么就要否定任何东西的权威性,佛教的经典和修行自然也应包括在内。禅宗恰恰就是这样做的,在它看来,这才真正符合佛教的根本精神。这种极端化的作法也形成了中国禅思想的一个特色。
禅思想是印中两国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产生于印度,又从印度发展至中国,在融汇印中两国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佛教宗派,对印中两国的佛教以至其他宗教的发展影响极大。它由最初的控制人的感官活动,使人心神安宁的精神修持方式,发展成为一种体悟真理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禅”不仅在古代东方为人们所重视,而且在现当代被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人们所广泛喜爱。在当代,它在大量佛教寺庙中仍是僧众的基本修持手段,同时也被众多普通人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锻炼方式。因此,当代的“禅”既有宗教性的一面,也有超越宗教的一面。总的来说,是在朝着积极适应社会前进的方向发展。
上面就是关于中国禅学思想的发展了。很多的法师都是讲解过关于修禅的,我们若是可以的话在准备充分之后也是可以去进行修禅的,这个对我们的思想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查看更多
相信很多的师兄都是听说过禅学的,在中国随着禅宗的发展,逐渐成为汉传佛教中一个重要而且具备独特理论意涵的用语。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国禅学典籍的发展。
一些资料【主要是刘禹锡的《融大师新塔记》(《全唐文》卷六○六)及宗密的《禅门师资承袭图》等的记述。】记述说,道信的一个弟子法融创立牛头宗。此宗后来影响极小,在唐末时湮没无闻。弘忍的弟子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慧能和神秀。这两人分别成为禅宗里的两个派别--南宗和北宗的代表人物。
禅宗在后来有较大发展的主要是南宗。而南宗后来又先后形成三个系统,即:菏泽神会系统、南岳怀让系统、青原行思系统。在晚唐五代时期,禅宗从南岳系统和青原系统分化出五个支派,称为禅宗的“五家”,即: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在这“五家”中,沩仰宗和临济宗产生于南岳系统,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产生于青原系统。】。禅宗的“五家”到宋代时沩仰宗衰亡,其余各家都有发展。其中的临济宗则分出两个支派:一是黄龙宗(派),另一是杨岐宗(派)。这两宗与原来的“五家”被称为禅宗的“五家七宗”。若从东土初祖菩提达摩算起,禅宗在南北朝时期就形成了。但实际上,禅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形成一个有较大影响的宗派是在唐朝之后(特别是在慧能之后)。在此之前,禅思想还是没有形成较大的宗派规模。
禅思想传入中国最初主要是通过翻译一些论述这方面理论的佛典实现的。较早翻译成汉文的这方面的主要佛典【这些经典许多没有流传下来,但据当时或后来曾见过该典的人的相关介绍(经序等)可知其主要内容。】,有安世高译的《安般守意经》、大小《十二门经》,支娄迦谶译的《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等。这些经典属于小乘方面,主要叙述的是印度禅思想中的制感、调息以及控制心作用等内容的成分,具体有“四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属于大乘方面的主要叙述的是对佛的冥想,以及通过对大乘佛教根本观念体悟而达到禅的境界等内容,具体有“佛现前定”、“一切事竟定”等【参考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6~16页。】。总的来说,引入的思想主要是印度佛教中的一些禅的基本内容。
上面就是关于中国禅学典籍的发展了,我们平时若是能够多多的念诵佛法的话肯定是很好的,这个对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功德的。
...查看更多禅作为佛教的修持活动,有小乘大乘的区别,而其共同目的是通过安静身体,集中精神,排除内心的干扰和外界的诱惑,将思想专注于一定的观察对象,按照佛教的立场和义理进行思考,以根除烦恼,去恶为善,转痴为智,以得到精神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