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是一个佛教词汇。指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佛教里的发心有多种,有发修行之心、解脱之心、度众生之心、慈悲之心、喜舍之心、菩提心等等,其中最广大的便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愿自己要成佛的心,成佛度化一切众生。这是一个极其广大的愿望,是世间最大的善业和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有此发愿,有这个心,终有一天可以得以实现,生生世世引导众生精进修行。
我们经常听到佛教徒劝人要发心,发心很重要。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发心,只有这样才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智慧。那你知道为什么要发心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发慈悲心,人我无间:
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慈悲心的人必能泯灭人我对待,必能不分亲疏地照顾到周遭的人,自然能与别人没有隔阂,达到人我无间。
二、发信愿心,常随佛学:
常随佛学是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之一。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菩萨的发心立愿,我们要常跟随善知识、老师、大德们学习,有一份发心必有一番成就。
三、发菩提心,上弘下化:
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种愿心。这是学佛的人都应该发的大心,能发菩提心,必能进趣菩萨道。
四、发无我心,扩大完成:
所谓无我,并不是指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无我是说我们的心境可以包容一切,将别人看成与自己一样,为了完成大我,而可以牺牲小我。能够发无我的心,把自己融入大众,融入团体,那么大众就是我,团体就是我。所以无我之我,反而更大、更高,更能成就一切,完成一切。
以上就是对为什么要发心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就是不管是什么事情,我们就是要有发心,长期坚持不断的修行是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功德。
...查看更多发心是真的非常重要的,因为不管是干什么都是要一哥坚定不移的心,不会任何的怀疑,虔诚用心的去学习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获得智慧。但是我们要正确的发心,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发心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佛法的三藏十二部都是围绕心性展开,是在帮助我们解读心性。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心灵,不了解心灵种种误区,势必无法正确发心。
佛教虽然关心世界,但关心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心性问题。因为我们许多烦恼,都是对世界的错误认识而引起。世界和我们的心,究竟是一还是二?在一般人的眼中,心是心,世界是世界,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我们认为心与世界为二,从而使心落入二元对立的执著中。
在我们的修行中,有两个最大敌人,即“能执”和“所执”。关于“能执”和“所执”,唯识宗为我们阐述得非常清楚:遍计所执正是我们使生命从无限状态陷入有限的开始。当我们超越遍计所执时,就能从缘起现象的当下契入空性。真理的世界因为我们的这种执著,就成了凡夫的世界。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唯识学中关于唯心的道理,直接就可以从这样的认知中契入空性。因为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和心是一体的,这是我们学习唯识必须了解的基本理念。
古往今来,各种宗教层出不穷,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为什么其它宗教不能开大智慧、契入空性呢?原因就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因为他们把不是真理、不是空性的东西当作诸法的真实相。从究竟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不同程度上停留在我、法二执中,执著于某一种我,或某一种法,所见到的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对心性的正确认识,于修行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了解到这一层面,我们才能明确知道发心应该从哪里开始。正确的发心主要有两种,即:出离心、菩提心。
壹
出离心
什么是“出离心”?很多人发心出家时,迫切地想从家里走出来,迫切到一天都等不及,那一刻的心态就是“出离心”。世间的家庭离异,双方都迫不急待想要分手,一心盼着越快解决越好;或者,我们在某地呆得厌倦,厌倦得不想再看一眼,多呆一天都是折磨,那种极其迫切希望分手或离开的心,也是“出离心”。至于出到哪里,当然是另一回事。这里,只是以此说明希求出离的心态。
那么,究竟是要出离什么呢?就是对生死的出离、对世间的出离、对五欲六尘的贪著的出离。真正的出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出离,一是内在的出离。外在的就是世间的五欲六尘,内在的就是对五欲六尘的贪著及由贪著引起的凡夫心。所以说,我们要出离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自身的凡夫心。事实上,出离环境的目的,正是为了出离对环境的贪著及由此引起的凡夫心。我们只有摆脱了凡夫心,才可能契入空性、解脱烦恼。
出离凡夫心,首先不能对世间有丝毫贪著之心,这是关键所在。阿含教法告诉我们,在认识上应以“观苦”为第一要领。“苦”是宗教出世解脱的基础,观人生是苦,观一切是苦,进而认识无常、空、无我,这是发起出离心的几个基本认知。
而在行为上,则应依“戒、定、慧”修行。我们无始以来养成了“贪、嗔、痴”等种种串习,每种烦恼串习都在设法主宰我们。我们必须通过“戒”的力量来阻止它,不让烦恼有可乘之机。所谓“定”,即通过某个特定境界将心安住其上,比如修“数息观”、“不净观”,将心安住在数息或观想不净的境界上,使烦恼妄想不再产生作用。然后再修习“无常观”、“无我观”引发无漏智慧,将烦恼执著彻底铲除。
所以说,发起出离心之后必须懂得怎样保持,并使它的力量不断壮大,直至最终获得成就。否则的话,即使发起了出离心,不久也会被凡夫心取而代之。当我们发起猛利的出离心时,凡夫心会暂时避一避。但只要我们稍稍松懈,它立刻卷土重来。我深深体会到,修行必须像勇士般精进,否则很难有重大突破。当然,用心上的勇猛精进并不是非常强烈的作意。虽然开始时需要强烈的作意,但更主要的是指不松懈。如果长时间过份猛烈地作意,不但容易疲倦,还会落入作意的误区中。所以关键在于懂得怎么用心,否则用错了力,勇猛精进也会出问题的,所谓“欲速则不达”。
发起出离心的最终目标是解脱生死,依“八正道”而成就。在现代社会,修行的确比较困难,因为整个社会的诱惑太多。对于多数人来说,开始修行时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今天的修行可能要采用一些比较猛利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时间短、见效快,立马就能截断众流。在佛教的修行中,确实就有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上路。而且在上路之后,立刻使我们保持在无念、无住、无所得的状态中。在今天,我们有必要寻找这些比较猛利的用心方便,修行才能更有把握。如果像古人那样,必须坐上十年、二十年才有些起色,今天的人肯定修不起来。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环境,我们在修行中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往往还抵不上环境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尽管不少人每天会拿出两小时或更多时间来念佛、修行,但其余的十几个小时往往还是在念贪嗔痴。我们用作意培养起来的正念之力还非常弱,根本抵挡不住生命无始以来的串习。这就是很多人虽然也在修行,但烦恼习气依然如故的原因所在。
如果修行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层面,出现这样的现象再正常不过。因为我们现在培养起来的正念是建立在意识层面,想以此抵挡无始以来形成的烦恼妄念,双方力量如此悬殊,怎么可能取胜呢?就像婴儿和壮汉搏斗一般,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认识到修行的心行规律,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很多人的修行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贰
菩提心
出离心只是修行的基础,进而还要发起菩提心。出离心的发展有两种情况:一是强烈的个人出离,只追求个人涅槃,属于趣寂声闻;一是从出离心开始,然后回小向大,发起菩提心。出离心是对世间贪著的出离,正是菩提心建立的基础。而菩提心所具有的无住、无所得的特征,与出离心也是相应的。两者的区别是在于能否推己及人,由个人解脱进而希望利益众生,共证菩提。
菩提心的发起具备两个内涵:一方面是广泛利益众生,一方面是追求无上佛果。两者是否存在先后的顺序呢?在发心过程中,我们究竟应以利益众生为先,还是以成佛为先呢?是为了成佛才去度众生,还是为了度众生才成佛呢?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对于大多数学佛者来说,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要成佛”,然后为了成就佛果而去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度众生是为了“我”的成佛。所以,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不是将自己视为众生的恩人,而是将众生视为自己的恩人。这是因为,唯有利他才能使我们成就慈悲品质和菩提资粮。《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智慧水饶益众生,方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明确指出了佛菩萨和众生的关系,以众生作为成就慈悲的重要增上缘。
即使我们具备佛菩萨一样的慈悲品质,这颗种子也必须通过广泛利益众生才能成熟。而且必须是纯粹的利他心。只有当发心达到这个份上时,才能引发我们内在的慈悲品质。如果其中还夹杂着凡夫心,只能成为调动慈悲心的前奏,甚至有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同时,我们还必须使发心积累到一定的量上,才能使菩提心完全启动。这个训练可能要通过百次、千次、万次、乃至千万次的重复。我们要每天这么想、这么做,通过不断的心灵模拟和训练来强化它。一旦发心的质和量都圆满了,我们也就和佛菩萨无二无别了。
但若是我们始终本着这样一种心态,只是将度众生作为成佛的方便,慈悲心是很难圆满的。因为我们的目标在于“我要成佛”,有这个“我”在,很难保证在度化众生时是纯粹的利他心,甚而还会有利用众生之嫌。
所以,这种说法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当我们度化众生时,可以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利益众生:因为“我要成佛”就必须利他。而弊端则在于,未能真正对众生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只是像生病必须吃药一样,将利他当作成佛的途径和手段。如果停留在这样一种心态,慈悲心的纯度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一种观点则是,“为利有情愿成佛”。也就是说,修行不是以成佛为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度化众生。当我们这样发心时,佛菩萨的品质在我们的生命中已经产生作用,我们当下就和佛菩萨无二无别了。这也就是《华严经》所讲的“初发心即成正觉”,换句话说,修行的开始和最终结果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在《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对于菩萨初发心功德有着详细的阐述。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发心发到位时,功德之大简直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是因为,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
那么,如何发起菩提心呢?或许有人会觉得很抽象,事实上,它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发菩提心的内涵是什么?就是我要度众生、我要成佛。这种“我要成佛”的心理指向,和“我要吃饭”的心理状态是一样的,只是所缘的对象不同。当然,其中还有程度和纯度的差别。比如“我要吃饭”,有可吃可不吃和非常想吃的区别。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心行和“我要成佛”的心行也是相通的。
问题在于,我们想吃饭时会很着急,想成佛时却并没有那么迫切。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发心和“我要成佛”的发心,毕竟还有区别。我们想要吃饭的话,马上就可以吃饭。但想要成佛的话,怎么才能成就呢?相对来说会显得比较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正是因为我们不能真正认识到成佛的意义。所以,我们发心时还要有一个所缘的境,也就是佛果的功德。《华严经》等很多经论里,都有大量经文来说明佛果的功德。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佛果功德的殊胜,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成就佛果,才有可能发起强烈的菩提心。
在我看来,整个大乘经典阐述的修行方式,从菩萨的愿力到菩萨戒,及大乘华严、般若的见地,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菩提心的成就而展开。只有通过发菩提愿、持菩萨戒、行菩萨道,才能使菩提心开花并最终结果。所以说,菩提心既是修行中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最终所要成就的结果。如果不发菩提心的话,我们的修行就无法找到扎实的立足点。
以上就是对如何正确的发心相关介绍想,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在学习佛经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去修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成功,同时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如果有私念和不坚持,这样都是不行的。
...查看更多我们就是在生活中经常的听到发心,那么发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发心呢?其实发心是指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也是大家经常说的发菩提心,那我们应该如何发心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发心是什么意思?发心在佛教的修行之中,是必不可以少的。从最初的接触,到发心诵经、念佛、背诵经典。这都是可以说是发心。有很多人说,《楞严咒》很难背,那是你没发心,没认真在“打酱油”。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好比生活中我们定下一个目标,大家都知道这个目标需要用心去做才能做好,做成功。以达到目标。如果定下个目标,反而不用心去做,这个目标会达成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发心。
想必很多人都会去算命,为什么去算命,想了解自己的今后,算命的跟你说你今后会发大财,你笑嘻嘻!但你发财是他算的嘛?并不是,是你自己发心努力去做一件事成功之后从而得到回报。如果人家给你说了,但你人生之中,晃晃悠悠的过玩这一辈子,等到了那个年纪你就会“发财”吗?这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对于学佛之人来说,更加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发心呢?下面就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自己不知道的,需要发心学习,为耻有所不知的发心。做人做事不够圆润,工作能力不够,为耻有所不能的发心。没能尽力的做“善事”等,为耻有所不善的发心。”
对于世人拜佛,其目的不过求名利、求福慧。但行之数年毫无效果,反而境遇愈蹇,便以为佛菩萨不灵,乃灰心放弃学佛之愿。——此实最可怜悯之人。要知佛事门中有求必应,了生死是世间最大的事,尚可求而得之,何况其他!果能发大心,与佛菩萨之心愿相合,自然蒙佛加被,有愿必成。
以上就是对如何发心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就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是一定要坚定不移的去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获得智慧和功德。如果我们保持怀疑的态度这样是对学习是不好的。
...查看更多如今学佛的人是逐渐的增多,因为佛经中是有很多大智慧的,通过学习佛法是可以让我们生活变的自在。同时我们还坚定自己的发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佛法。那你知道佛教中发心是指的什么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发心指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
发心,佛教词汇。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心。由于我们每个人在动机里所存储的意念不一样,发心也可以分很多种,包括虚荣心的发心、颠倒发心、自私的发心和为利益大众之发心。
学佛必须发大心,万万不可有倚赖心,要有独立的精神,靠人靠不住,英雄豪杰都是由无依无靠的环境中起来的。佛所说的皈依三宝,依靠三宝,是教众生依照佛的教训,自行起修,不是依赖佛菩萨赐予什么。
以上就是对佛教中发心指的什么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的对师兄有帮助。学佛的人都要坚持自己的发心,每天坚持去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让我们生活的更好。
...查看更多发心很重要,发心不是佛教徒的专利,社会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心,比方说:我们发心吃饭,饭菜会特别甜美;发心睡觉,觉会睡得很安稳;做事更要发心,发心便不畏艰难辛苦。所以心一发,无事不成。但要发什么心呢?发慈悲心,人我无间:发信愿心,常随佛学:发菩提心,上弘下化:发无我心,扩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