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中国净土宗祖庭是江西庐山东林寺和陕西西安香积寺,在众多佛经记载,佛在很多法会中均无问自说,宣讲了净土法门。在大藏经中,专谈净土以及带说净土的经论,有数百种之多。印度著名马鸣菩萨,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等均有净土论著,解释与弘扬净土法门。本宗主要经典为五经一论: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往生论。
净土宗是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中国净土宗祖庭是江西庐山东林寺和陕西西安香积寺。众多佛经记载,佛在很多法会中均无问自说,宣讲了净土法门。在大藏经中,专谈净土以及带说净土的经论,有数百种之多。印度著名马鸣菩萨,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等均有净土论著,解释与弘扬净土法门。净土宗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其影响深远,自东晋创立后流传于中、日、韩、越等地,至今不衰。中国佛教共分八宗,净土宗独尊念佛,以之为一代佛教归宗结顶之法,所谓“《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理机双契,不可思议。无论佛经佛语,还是古来历史上无数证悟的祖师大德,赞叹净土之法语章句无以计数。弥陀经中,十方佛均出广长舌相,赞叹西方净土殊胜超妙。各大乘经典,处处赞叹指归净土。禅、教、律、密大乘各宗,亦或兼修念佛亦或行归净土。
“《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着《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 印祖文抄(正)印施极乐图》
净土念佛法门方便易行,人人能修,安全稳妥,而义理深妙。念时宜万缘放下摄心内听,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久久自得三昧。念佛时即能仰承佛力感应加持,以佛之真如熏习我辈的无明,摄受佛的智慧福德光明熏修吾辈业力凡夫,如念佛圆通章所说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再配以净业三福:深信因果,五戒十善等行为修持,在生能净化心灵,提升品格,业消智朗,健康身心,增福增慧,幸福人生;临终又能蒙佛关怀而接引往生佛国净土:“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亲来迎接”,而得不退转,最终成就无上菩提。
...查看更多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由于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故又称为“佛心宗”。他渊源于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传统文化之中,于隋唐时正式创立,到唐未五代时达极盛,宋元以后仍继续流传发展。修学禅宗,不需要富足的经济条件,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蓬,只在双腿一盘,就可参禅了。古代禅宗祖师大德们,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里,吃的是野菜杂果,穿提粗布麻衣,虽然生活是这样的清贫淡泊,但是他们的禅定之乐是无穷的。故而称为“禅贫”。
净土宗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而得名。该宗倡导简易的念佛法门,故又有“念佛宗”之称。相传东晋慧远大师曾在庐山邀集僧俗成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慧远大师因此而被奉为净土宗“初祖”,净土宗也因此而称“莲宗”。而一般认为净土宗的实际创史人应该是唐代的善导大师,其先驱可上溯到昙鸾大师与道绰大师。而之所以说是“方便净”是说修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不管什么行业,身分,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修持的,所以最方便的修持方法,非净土宗莫属了。
禅净二宗比较,禅则独被上根,净则普被三根;禅则惟凭自力,净则兼承佛力。故从上诸祖皆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又则禅宗未透三关,生死不了,再入人世,只恐有隔胎之迷。净宗只要深信切愿,力行不倦,纵未得理一心三昧,但得事念功成,亦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横超三界,疾出生死,圆证三不退,亲觐弥陀,闻法得忍,何愁佛道不成。若论高深,则禅宗单刀直入,固推圆顿,而净宗达理之士,未必或逊。古德云:"忽然起念念弥陀,平时无风自作波,有念消归无念处,岂知无念亦为多。"此则有无双遣,一性圆明,与禅宗圆照清净觉相,无以异也。若论稳当,则净宗能得诸佛护念,而弥陀愿力摄持,不遭魔事,不为内惑所乱,不被诸业所缚,一切法门无与等者。
净宗不论智愚老少,教人但持一句佛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以念止念,心中惟有佛,佛外更无心,念到事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若得理念,了知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能所双忘,心佛不二,亲见自性弥陀,则与亲见本来面目如同一辙。禅宗不立语言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人看一句话头,堵截意识不行,令见清净本然之心性。此为接上根者流,是圆顿修持之法,称为最上一乘,中下根人未足以语此。
...查看更多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禅宗的发展是有各种各样的途径的。但是等到发展到宋元以后,就逐渐的和净土宗有着或多或少的交集。在禅师开悟之后,许多人的心就静了下来,他们的心就归到了净土里面。成佛的目的呀,其实就是做到对自我的要求。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做到依报而言,更要做到正报而言。学习佛教的最终的目的,其实也就是要做到上面说的这两条。我们每个人过去都多多少少有一些业力,我们就是要感受到它们的存在状况。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会有多多少少的烦恼,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烦恼转化为一些比较神圣的状态。
我们要尽量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学习佛教到了最后以后。就是要美化我们的身心和环境。只有把我们的身心和环境美化好了,我们才能把心结归于净土,才能达到一种清静的状态。这也就是佛家思想上手最终追求的终极目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国家佛教的各个宗派的,其实的目的和本质都是一模一样的。都是为了美化我们的身心和环境,达到一种清静的状态。
如果说这两个宗门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也就是他们的修炼方式不太一样。其实不管是禅宗还是净土宗,他们在本质上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在历史上,它们也是依旧有所关联,没有完全分开的。佛教的长老表示,无论是净土法门,还是禅宗法门,他们所要做到的最后一点都是,心归于净土。
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存在的,净土也是,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把心放到净土里面。只要我们能够足够的美化我们的身心和环境,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内心的一片净土。不管我们是想学习禅宗的禅法门,还是选择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只要我们对佛教有足够的感悟,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的方向,转动属于自己命运的齿轮,也就能够成就自己的净土。只要我们的心宁静了,选择哪一个修炼方法都是一样的。
...查看更多佛教在中国,形成了八大宗派,不过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还属东晋慧远开创的净土宗,以及达摩祖师的禅派,大多数学佛信佛的人,都与这两只宗派的缘分最深。净土宗,主要以念佛法门为主,我们经常听人说起的阿弥陀佛,就是净土宗信奉的佛,净土宗认为,常年阿弥陀佛佛号,将来就会有佛来接引自己,往生西方,因为净土宗开创了念佛的法门,所以对后世学佛者,影响很大,也为后世学佛者,开辟了一条,离苦得乐的捷径。
但净土宗也并非,只念佛,只是因为念佛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才被人误解为,只要念佛就万事大吉,其实念佛也没有那么容易。就算你每天念佛,就算你到了西方,你也还不是佛,你也无法成佛,这是净土宗唯一不足之处,很多人都误以为,念佛就可能成佛,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我们在来看禅宗,禅宗与净土宗不同,禅宗并不主张念佛,甚至也不主张任何形式上的学佛,在禅宗的经典中,大多都是围绕空、性、有、无等来教化众生的,禅宗主修慧,所以禅宗不立文字,不搞形式,并采用直指人心的方法,让人忽然醒悟,也就是顿悟见性。在禅宗,有很多公案,如当头棒喝,大多都会让人恍然大悟,也就是突然间生出智慧,智慧如灯火一样,可以照亮一切黑暗。这种顿悟之法,是禅宗主修的。
禅宗以破除一切相为目的,就连西方在禅宗眼中也是空的,无的,甚至连佛经,佛法,修禅宗的人,也不会执着它,因为禅宗知道,只有离一切相,才能悟道成佛。可以说禅宗与净土宗,一个主修智慧一个主修福德,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拜佛,念佛,行善,放生的信仰者,大多都是学净土的,或是信仰净土宗的,从这些行为上来看,都是为自己修福的行为,因为以修福报为主,就会忽略智慧。而禅宗刚好相反,主要以修慧见性为主,所以禅宗也会常常忽略了福德,这样就会造成两种反差,一种人学佛以后,收货的福报满满,却无法开悟,无法不去着相。而另一种人刚好相反。
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还有一部分人,是福慧双收的,但多数人,没有那么幸运,如果仔细去看一看,修行者,学佛者,千千万,又有几人,真的成了佛?哪怕得个罗汉果位也好。由此可见,真正做到福慧双修的人,还是少数的。大概了解了禅宗与净土宗,相信在你心中,一定有一个选择了,其实禅宗与净土宗,并无好坏高低之分,只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去学习,如果你喜欢净土,就可以选择修净土,如果你喜欢禅宗,就可以多学禅。
...查看更多净土宗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其影响深远,自东晋创立后流传于中、日、韩、越等地,至今不衰。中国佛教共分八宗,净土宗独尊念佛,以之为一代佛教归宗结顶之法,所谓“《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