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是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谛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俢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历长远,乃可登佛境矣。《西游记》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潘飞声 《甘露寺》诗:荒苔佛座参三乘,老树僧房坐六朝。
五种种性有声闻种性,声闻种性就是我们这世间耳根最利,佛讲经说法以音声作佛事,这些弟子,听闻音声悟四圣谛,断见思惑,证阿罗汉,这就是声闻。第二是缘觉种性,缘觉种性又称独觉种性,他在无佛的时代,自己观察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样的一个十二因缘,这样的过程。
了解这十二因缘的三世因果的这种缘生法,证入到自己的体性,这就是缘觉种性,他的成就叫辟支佛。这两者都侧重在自度,厌离三界,如避冤家,长揖生死,证偏真涅盘。第三种是菩萨种性,菩萨种性就是修六度万行,有大慈悲心,自利利他。第四种是不定性,就是看他遇到什么缘分,他就偏向哪个缘分,这叫不定性。第五种是无性,无性就是没有求出离世间轮回的心,就是无出世间的心,他求的是人天福报,所以又叫人天乘。这是五种种性。那无论是三乘还是五种种性,他都可以共同平等地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像众流入海等同一味,都能成佛。
一般讲的三乘、五个种性,这都是根据人、法的同分,假安立的。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那么,这个五种性那就是说定性的声闻乘,他将来是决定证果是证罗汉——声闻的果的,定性的缘觉乘,将来是证到独觉果的,定性的菩萨乘,那将来就证佛果的,这是三个。
还有个不定性,他碰到哪个,可以转移到哪一个,本来是修声闻乘的,碰到了大乘的人,一教化,他就修大乘去了——菩萨乘,将来就证佛果,如果没有人劝化,他就证声闻果,如果有碰到这个缘觉乘的,他跟他两个相合了,他也可以转到缘觉乘。就是三乘的一个定性的、不定性的有四个。还有一个无性的,一阐提,他没有无漏种子的,他不能进入哪一乘,都不能进的,那么,只好是最多是人天福报了,他不能达到,无漏解脱是没有的。那么,一共五个种性了,这些都是根据人、法的同分来安立的。
...查看更多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成办解脱,成就佛果,这一点上两者是一如的,但由于众生根机不同的缘故,在成办解脱的方便之上,两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异。现前有很多人会问:“听说你信仰佛教,请问你信的是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我听说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有一些区别,你信仰的是哪一个教派?”我想,当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充分说明他对佛教还不太了解。
何谓佛教?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也就是奉劝大家要常行善法,断绝恶法,但一切善恶均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因此调伏自己的内心就是佛教的宗旨。无论小乘教法、大乘教法还是密乘教法,在讲解调伏自心成办取善断恶之上完全一如,彼此没有任何区别。但由于众生根机不同,就形成了三种方便道。
具有上等根机者,对治烦恼的觉悟高一点,因此他可以用最殊胜的方便去对治烦恼,并且很快就能得到相应的结果。而具有中等资质的人,由于在理解与调心的过程中,不具备上等根机般的智慧和根机,因此在调伏内心成办解脱之上就会稍微慢一点。但相对来说,也已经很不错了。下等根机者,由于多方面条件不如前两者,因此成办解脱的时间就会更长。但三者成办解脱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三者多方面条件不同的缘故,才形成三种不同的方便道。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调伏内心而成办解脱是佛教的宗旨,这一点是所有传承教派所共许的,但由于修行者根机不同的缘故,同样是调伏内心成办解脱,上等根机由于理解更广更深,因此成办解脱的速度最快。中等根机不及上等根机,时间相对较长,而下等根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所谓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是依地处而树立的佛教,除了地处有所区别之外,教法的本质是一如的,没有一点区别,只是相应不同众生的根机而形成三种不同的方便道而已。
...查看更多“三乘五性皆醒悟”,过去四匹马拉一辆车子叫乘,按照佛教来讲,声闻、缘觉、菩萨这叫“三乘”。但佛陀曾说:我讲的法只有一乘──佛乘,也就是自性法门、大解脱法门。不过一般人达不到佛的这种智慧解脱,怎么办呢?佛陀一点点把他引导过来,先讲四谛法,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引导凡夫由执着世间转向出世解脱,这是声闻乘。闻佛说十二因缘法,或于无佛出世时,观飞花落叶而悟道,知道一切无常,放下而得解脱,这是缘觉乘。缘觉比声闻的智慧要高一点,但他们证得的果位差不多。如果自我解脱的这个声闻、缘觉,能再进一步发大心广度众生,就是菩萨乘。这是“三乘”。
“五性”,依照众生修行的根器差别,分成五种种性,也就是人天生不同的趋向。比如有些人天生喜欢清净,喜欢持戒、修定、闻法,闻法后也好好去修,最后成就,这就是声闻种性。为什么叫声闻呢?闻声而悟道,他本身智慧不一定完全够,但是佛出世的时候喜欢跟佛学,佛讲的法他马上去实行,主要是观察四谛──苦、集、灭、道,知道世间一切是苦,然后把苦寂灭掉,这种就是声闻种姓。
还有缘觉种姓,为什么叫缘觉?触缘而觉。缘觉是很聪明的,佛不出世的时候,他看到花开花落,知道世间万物都是无常,觉得没有意思,就放下了,入山修道,能出大神通。缘觉一般性乐寂静,不事说法教化,他度人一般就是显神通,到虚空中现十八变,藉此教人生起信心。声闻、缘觉合起来叫二乘,都属于小乘。
唯有菩萨种性是大乘,他的心量广大,不仅仅自我解脱,还要带领众生共同解脱。并且怨亲平等,不仅仅我的亲人要救度,仇人也要救度,一切众生都要救度,发起这种广大心,修六度万行,载运无量的众生到彼岸,就叫菩萨乘。以上是“三乘”。
...查看更多三乘教法都能调伏烦恼,就对治烦恼而言,小乘对治烦恼叫断除,大乘对治烦恼叫转变,密宗对治烦恼叫运用。既然三乘教法都在对治烦恼,为什么上乘派的功德大于下乘派呢?我们先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身边都长满毒草。小乘的观点是什么?决定不要去沾毒草,远离毒草是小乘教法一贯的方式。因此,讲解戒律时,以根本为主,在护持根本戒基础上,还要讲解很多支分戒律。比如,不仅要远离毒草(根本戒),而且要远离与毒草沾边儿的一切相关事物(支分戒),以免沾上毒草而伤及到性命。这是小乘一贯的作风,叫断除,就是压根不要接触它。
大乘教法叫转变。比如,身边都是毒草,但是自己不能被毒草所困而停滞不前,怎么办呢?大乘具有更高的智慧,会将几种良药与毒草配在一起,将其变成一种良药了。不仅不会中毒,还会起到治病强身的作用,这就叫转变。它没有中毒,还可以去摸这个毒草。但是它这种方法起到什么?还起到治病强身的作用。
但小乘他只能断除毒草,虽然没有中毒的,但是这个毒也没有对他起到什么作用。井水不犯河水,你在你那边,我在我这边,所以你没有伤及到我,但也没有起到什么利益。但是大乘教法,它具备有这个转变,也就是说有这样的一门智慧,所以它会把你变成一个良药。这时候我可以去碰你,但是碰到你,别说是起到一些坏的作用,甚至还会起到好的作用。
密法调伏烦恼叫做运用,因为大乘教法还需要一些转变的过程。密法具备很好的“胃”,直接吃下去,能以毒攻毒。在《大圆满直视本性论》当中说:“其意念犹如毛不换、色不变,若趋入清净修行之中,即为解脱。”但是密法还要讲解方便教授和真实教授。我们前世若不是一个行善业力清净者,今生很难与密法结上缘,因此对密法心生敬信者,都称之为上等根机。但是上等根机当中还要分为:上等之次第根机和上等之利根者。
...查看更多佛教所说的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之三种法门,就众生根机之钝、中、利,佛应之而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声闻的目标是使自己从这个苦痛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实现烦恼的熄灭;缘觉是那些通过修行、契入事物互即互入之本质而开悟的人;在菩萨乘中,你要帮助所有的人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