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梵语ana^tman或 nir-a^tman。又作非身、非我(凡夫认为心身中存在个我:把色、受、想、行、识是我,或者认为我在色、受、想、行、识中;而这种自我感觉,正是对身心错误认识)。是佛发现五取蕴的共相之一,五蕴的共相是无常、苦、无我; 什么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佛陀说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以不实之义为无我。当观受无常,如是观者则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忿怒) ;当观识无常,如是观则识非我,非我所、亦非我体。
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的会听到过无我,到达一种无我的境界。那你知道无我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到达一个无我的境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无我境界是什么吧啊!
“无我”是一种智慧的境界,就是内心证得诸法空性,无有颠倒、无有挂碍、无有恐怖。经过有序的修行,依师、闻思、戒定,最终就能证得这种智慧。
无我,不是说“没有我”,不等于不存在,而是去除了内心对“我”的执著,把“我”这个妄想破除了。只有通达无我,才能成佛;无我是佛菩萨的境界,不能作为自己行事的前提,而应该作为修行的目标。正因为众生没有证得“无我”,所以才需要修行。
佛法讲的「无我」是自我消融,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问题,也没有考虑到外在环境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样的赞叹、荣誉、肯定,完全不考虑「我」的立场,就只是无怨无悔地无条件付出,这种做事时认真投入,事后却如船过水无痕般的态度,才是无我的境界。
以上就是对无我境界是怎么样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就是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去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可以领悟其中的精髓,可以让自己轻轻松松的生活。
...查看更多由于佛经中的智慧是非常的多,经常的学习是可以慢慢的获得大智慧和自在。我们也是可以经常听到无我,那你知道无我是什么意思呢。经常的修行这个是非常的好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无我的解释吧。
梵语ana^tman 或 nir-a^tman,巴利语anattan。又作非身、非我(凡夫认为心身中存在个“我”:把色、受、想、行、识是“我”,或者认为“我”在色、受、想、行、识中;而这种自我感觉,正是对身心错误认识)。南传上座部佛教 [1] 的论书《 [2]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3] 》说到: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其中组成色法的最小单位是色聚,组成名法的最小单位是心、心所。色法、名法都是在非常快速的生灭着,一弹指间,名色法就生灭了上亿次。
同样,人也是由色法、名法构成,这里面没有恒常不变的我,没有灵魂。组成人的这些极其细微的色法与名法,一直都在那里不停的刹那的生灭着,根本就找不到一个不生灭的东西,也找不到一个叫做‘我’的实体存在,------这都是可通过修行(大念处经)亲证和亲见的。
“任何生命的身、心都在刹那不停地变化著,既有某一阶段的微小量变,也有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质变,质变也就是所常说的轮回,这中间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
「四念处」在早期的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北传汉译的『念处经』及南传巴利文第二十二经均有叙述。要义为如实观察,即「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但是在后期佛教,四念处被窄化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对治法,但易执彼端,其不净乎?其苦乎?无常乎?无我乎?岂可求之,当如实观之,不可妄定),在解脱烦恼的力道和效果上,减弱很多,其中的原因很微妙,有许多值得探究之处,如何经由四念处的修持而灭除烦恼,借此文略作介绍。
其实世尊在和外道修行时也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不过那只是定,细微执着于有我而修的禅定(虽然说在那一个境界时确确实实没有了我这个概念,但是其“行”依旧幽微细潜的在发动,所以,在非想非非想定中,随着不同人的念妄动生发的不定,处于非想非非想的“有命”终究会在非常非常遥远的时间后重新从定中出来,且由于在非想非非想定中不执于有我,而“行"却也依旧发动,故从定中出来时,同分妄见与别业妄见重新边计执为我之凡人(主要是细微的无始来积累的别业妄见,同分妄见比较少)),所以当出来后又循流生死,反反复复。世尊察觉到非想非非想并不是终极的解脱之道,故而另寻正道。在菩提树下,不断反“观”一切,而不是像最初外道那样不执着于一切而入定,而是“观”一切如如不动而入定,故而在定中不会循流幽微的“行”,故而能进一步破执“识”(色,受,想,行,识,其中粗相主要在色,受,想,包括一些行,幽微的细相主要在行和无明所生的识)。因为外道的定实际上是依旧随流着幽微的行,和识在哪里反反复复的,而世尊“观”而入定,便能在定中察觉一切,不为一切所动,故而最终解脱。
以上就是对无我的解释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在生活中我们就是要坚持用心的去修行,只有这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领悟其中的智慧和自在,然后才能好好的生活。
...查看更多由于佛经的智慧是非常多的,经常的学习是可以让师兄可以更加轻松和自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去学习。有很多人都是听说国无我无常,那你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佛教对于宇宙万有的解释, 有四个论点实际只是两个论点——‘无常’和‘无我’。 ‘无常’就是生灭相续,它不仅包括‘刹那生灭’的意义,而且包括‘因果相续’的意义。‘无我’就是没有主宰,没有一身之内的主宰,也没有宇宙万有的主宰。所以无造物主的意义,实际包含在‘无我’里面。‘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佛教对宇宙万有的总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一切法的总法则。所以‘无常’和‘无我’的教义被称为‘法印’。
‘ 无常’是指: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相对)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永恒不变)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
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诸行’,就是指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迁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的本身就包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字,实际上包括著“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著一种相状: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著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的消灭叫做‘灭’。刹那(K2aza)是极短的时间,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
有人问,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有几十年,怎么是刹那生灭呢?佛教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刹那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病、死;但从他的组成各部分来说,则是刹那刹那的生住异灭。佛经说人的身体每十二年全部换过一次。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佛教把主张‘有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见解叫做‘常见’,认为是错误的。
以上就是对无常无我的意义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就是在生活中要坚持不断的去学习,只有这样才是获得智慧,在学习的时候不能有什么私念和不坚持这些都是对师兄不好的。
...查看更多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佛法了,那是因为各个菩萨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智慧和大自在,是值得我们坚持学习下去的,所以我们一定好好的去学习。那你知道佛家的无常无我是什么意思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无常”与“无我”是指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存在,都会经历一个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
“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具体点说,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成”,是指事物的生成;“住”,是指事物会在一定时间里处于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无大变化的状态;“坏”,是指在住期之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异,并且时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空”,是指事物已经毁灭,形体不存。
联系到人生现象上就是生、老、病、死。“无我”是指一切事物不仅形体不会永存,而且精神也会随之消灭,即不存在一个常恒的精神主体。
佛教“无常”与“无我”观点的提出是以缘起论和五蕴论为思想基础的。世界只不过是五种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聚合而成,那么各种事物当然也就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了。既然如此,一切事物自然不会永恒长存,不仅形体是这样,精神也是这样。
以上就是对什么是无常无我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由于佛经中的智慧是非常的多是,我们只有每天坚持不断用心去学习,不要有什么杂念,这样才能慢慢的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
...查看更多无即没有的意思,佛教提出无常无我的观念是告诉世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永恒不变的。一切的事物没有任何一种是永恒不变的,正是因为他会变化,才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我们的生命会经历死亡,家人也会离我们而去,你越是想要抓住什么,而这个东西就会伤害你越深,无我也是这么一个过程。